本報訊 (吳超) 今年以來,天場鎮(zhèn)聚焦“傳播新思想、引領新風尚”的總體目標,在實踐陣地、服務隊伍、活動效應、文明新風等方面精準發(fā)力,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各項工作走深走實,助力鄉(xiāng)風文明外延和內涵雙提升,為鄉(xiāng)村全面振興聚力塑魂。
著力提檔升級,傾力打造文明實踐陣地。對標對表,嚴格落實14個村文明實踐站點規(guī)范化建設,完善組織架構、工作制度、工作計劃、活動菜單和功能室設置。加強農家書屋、活動室、文化廣場等場所綜合建設,并組織開展一系列特色的活動,讓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為村民協(xié)商議事、娛樂休閑以及開展移風易俗活動的主陣地。
實行專兼結合,努力強壯志愿服務隊伍。針對新時代文明實踐專職人員偏少的現狀,全力挖掘和擴充兼職志愿者隊伍,開展關愛服務留守兒童等志愿服務活動,推動婦女群眾成為鄉(xiāng)村振興的行動者、實踐者。開展黨的二十大、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、家風宣講、移風易俗文明新風宣講等活動,并利用家庭教育座談會、家庭教育情景劇表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,弘揚社會正能量,推進鄉(xiāng)風文明。
堅持為民宗旨,舉力做實各項特色活動。統(tǒng)籌各類資源,爭取各方力量,結合村級重點工作入戶走訪,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,建立訴求臺賬,適時組織婦女議事會、關工委、團支部成員、青年志愿者等志愿組織人員,定期走訪留守兒童、慰問關愛困難兒童和留守老人及婦女等弱勢群體,切實解決群眾困難,為民辦事服務。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,圍繞防返貧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,要求網格員月走訪、月記錄、月反饋,搭起干群聯系溝通的橋梁,實現訴求“無死角”、活動“有溫度”、效應“最大化”。
強化示范引領,聚力弘揚鄉(xiāng)村文明新風。組織開展學習身邊好人好事,借助文明講堂平臺,大力宣傳好人好事和各類先進典型,引導更多家庭和個人加入爭當先進、爭做表率的行列,營造敬老愛幼、鄰里互助、團結和睦的濃厚文明鄉(xiāng)風。完善制定村規(guī)民約,培育家庭文明鄉(xiāng)風。組建村民議事會、道德評議會和紅白理事會,充分發(fā)揮群眾民主協(xié)商、自治共治,引導廣大村民自覺參與環(huán)境整治、矛盾調解、秩序維護等村級事務,踐行移風易俗新風尚。